□本報台北港式飲茶評論員 劉興偉
  日前,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佈《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13/2014》。有學者稱目前我國已經邁入“人均萬元稅負階段”。所謂“人均萬元稅負”,實際上就是“人均財政收入”,這個指標中國遠低於世界主要國家。過分追求低稅負、高馬爾地夫福利,可能面臨極大的財政風險。(2月18日《人民日報》)
  稅負究竟重不重的口水官司由來已久,每次爆發都緣於數據或是排行榜的發佈,此番“人均萬元稅負”一石激起千層浪實在算不上意外。就像對油價的爭議一樣,每逢人們吐槽高昂的稅負時,總有專家出來安慰,台灣褐藻醣膠其實我們跟很多國家比起來還是很低的。
  這次也不意外,財政部的官員說,“美國、日本、德國、法國、意大利和英國的人均財政收入水平均在14000美元以上,我國人均財政收入只相當於這些國家的1/10左右。”但這帛琉隻是說了半截話,近些年來,中國的人均收入排名一直在100名左右,與這些主要國家比起來,恐怕連1/10都不到,不考慮收入的賦稅對比顯然沒有意義。
  更全面地看待稅負,除了還要比人均收入,還要比錢究竟花到了哪裡。正如專家所說,當下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福利體系建設兩個大頭碰到一起。事實上,中國在建設支出上確實也比別的國家多一些,這似乎情有可原,但更該註意到的是,中國行政管理費用的支出占GDP比例排名常常比以上所說的主要國家高出數倍,而我們的教育和公共衛生支出占GDPmSATA的比例卻連一些不發達國家甚至是貧窮的國家都趕不上。
  當然,我們也不否認對於稅收應該客觀看待。其實公眾之所以間歇性地關註稅負,很大程度上與中國的以間接稅為主的收稅方式有關,當人們突然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承擔瞭如此高的稅負,驚詫一下實在屬於正常反應。
  只有首先去直面我們公共財政中存在的諸多問題,才有可能進一步調整和解決。一方面,人們對於稅負的關註說明公眾的權利意識越來越強,在當下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直接稅稅源的問題正得到緩解,所以應該適當考慮增加直接稅的比例,讓百姓明晰地看清自己的納稅情況。另一方面,也該改善調整財政支出的比例,全面加強民生方面的支出,讓百姓覺得自己的納稅物有所值。這才是對於公眾關註的恰當回應。  (原標題:跟“主要國家”比稅負還要比收入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p95xpsgr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